日晒伤的发生通常是在户外长时间的活动,直接曝晒于阳光下长达6~12个小时后,发现皮肤发红发烫,血管扩张导致的灼热和刺痛。再进一步如紫外线伤害深达真皮层,除了皮肤发红发热刺痛及痒以外,发炎反应也会导致水泡出现,有时甚至还会有渗出液。如果曝晒时间太长,皮肤接着还会开始出现反黑及脱皮的现象。
日晒伤是一种自限性疾病。急性表现通常在3-7天内消退。晒伤的症状通常在被阳光照射后的数小时内出现。一般的症状包括皮肤发炎,白色皮肤呈粉色或红色;皮肤摸起来感觉温热或发烫;疼痛和瘙痒;皮肤肿胀,起水疱,且可能破裂;严重的话甚至出现头痛,恶心,发热和头晕昏厥。身体的任何裸露部分都有可能被晒伤,紫外线UVA可穿透衣物,即使身处在有遮盖的区域,也可能被晒伤。
阳光中含UVA及UVB两种紫外线,其中 UVA 穿透力强,可穿过皮肤表层至真皮层,破坏胶原蛋白和弹力纤维,引起皱纹和皮肤老化及晒黑;UVB 除了会晒黑及晒伤,也会造成皮肤癌。平时一定要记得做好防晒,避免在紫外线最强的时候外出。要配合物理防晒戴帽子及
穿长袖衣物,以及戴有防晒效果的太阳眼镜。出门半小时前先擦防晒品及防晒护唇膏,让防晒成分先在皮肤形成保护膜,并依防晒系数不同及不同情况,定时补擦。并随时补充大量水分,避免脱水。
当皮肤曝晒4-6小时出现轻度晒伤,出现红肿刺痛感觉的时候,应开始注意并重视皮肤的局部降温和镇痛抗炎。应立即到阴凉或室内环境做降温处理,可以使用冰牛奶或冰生理盐水,用纱布或毛巾浸湿之后外敷在被晒伤的皮肤部位。每次外敷5至10分钟,并重复操作。因牛奶里的脂肪,蛋白质等成分有助于皮肤屏障的修复,且冰敷能够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起到镇痛抗炎的作用。当皮肤出现紧绷感觉的时候,就要进行补水保湿。使用的补水保湿产品成分越简单越好,这个阶段皮肤是很脆弱的,不要使用一些含有香精酒精或刺激成分的产品,避免引起过敏反应。在加强皮肤外用补水保湿的同时,还应该多饮水,增加体内水分的补充。而后皮肤脱皮结痂,在结痂脱皮期的时候,要注意让它自然脱痂,不要人为撕皮造成二次伤害。可食用乳液或者霜剂软化痂皮,加快皮肤的修复。最后当皮肤都恢复的差不多的时候,皮肤因晒伤产生的色沉,主要处理原则是美白保湿。可以外用含有维生素C,维生素E,氢醌,熊果素,氨甲环酸等美白成分的保养品来加快色素沉着的代谢及消退。